高中音乐鉴赏课件锦集

时间:2013-04-15  来源:教育  阅读:
课件网权威发布高中音乐鉴赏课件锦集,更多高中音乐鉴赏课件锦集相关信息请访问本站课件频道。

【导语】音乐鉴赏是使学生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作美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高中教学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进行审美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是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天地,通过欣赏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醇厚的中原韵课件一

一、教材来源:

  本课选取了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中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音乐鉴赏模块P28—33页数)。

  二、教学要求: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民歌的地方风格突出地表现在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等因素上。

  3、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4、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三、教材分析

  1、《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小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现在已传遍全国。《沂蒙山小调》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除了第四乐句外前三乐句的节奏青春期会本相同,而第四乐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因此,其结构形式显得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并且四句拖腔的结束音依次收整在do、re、ia、sol四个音上,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2、《王大娘钉缸》在河南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应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王大娘钉缸》采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从整体上看,上句与下句均为6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之间,一短一长表现出一种不平衡,但是,这一短一长却是一呼一应,尤其是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的色彩。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束音落在徵音上,其衬词部分结束音落在商音上,给予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的宫音上,明显地产生了向下发展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到主音——徵音上,给予人完满结束的感觉。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3、《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孟姜女》这首曲子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流畅,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在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流连婉转、绵延不断。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与《沂蒙山小调》相比,《孟姜女哭长城》这首歌也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但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四句,采用了“商——徵——羽——徵”的结音顺序。徵音的两次出现,都有一定的稳定感觉,所以,它更多地保留了两句式向四免句式过渡的痕迹。而《沂蒙山小调》的四个结音按“商——宫——羽——徵”的逻辑顺序发展的。它更明显地表现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

  4、相关音乐知识:

  ①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不借助手写出记谱方法,是劳动人民自发创作并口耳相传,是不体现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地经过加工而有所变化发展。

  ②民歌的音乐特点是较为短小,反复较多、自由、顺口,即兴性较强,与生产劳动紧密联系,亲和力较强。

  其二是不同的民族的民歌因为基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其音乐有着深厚的当地文化积淀,从而具有着本民族的风格特色,进而也成为本民族的音乐特征的标志。

  其三是各民族或地区的民歌的旋律与本民族的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尽情发挥情感的运作和易于本地区的流传。

  四、编者用意:

  1、概括认识中原民歌的风格特征。

  2、比较聆听《好汉歌》和《王大娘钉缸》后使学生初步认识到:

  ①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

  ②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关系。

  ③通过聆听江苏民歌《孟姜女》与河北《孟姜女哭长城》谷初步认识民歌的变异性。

  ④学习《沂蒙山小调》从而感受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演唱者的再度创作所起的情感力量并通过学习,初步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即“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式。

  五、教学重点:

  1、通过聆听,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情绪。

  2、在鉴赏音乐中使学生初步了解民歌的地方风格特征和民歌的流传变异性。

  3、学习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即“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式。

  六、教学难点:

  1、从聆听音乐作品中分析出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关系。

  2、学习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即“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式。

  七、教学过程:(采用多媒体教学)

  1、导课:根据本课前所学的有关民歌内容《高亢的西北调》和《独特的民族风》,首先进行有关内容的复习。出现几首大家前两个课时的接触过的民歌,让学生在音乐中寻找音乐记忆并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用音乐拉近师生的距离。民歌(蒙古、西藏、西北、湖北)

  2、出本课要讲的《醇厚的中原韵》所在地理位置,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和河北《茉莉花》,比较不同地方对同一民歌内容的不同音乐表达,从音乐中理解不同区域音乐文化深层次人文文化的内涵。说出江苏民歌《茉莉花》和河北《茉莉花》的音乐风格的区别。

  3、听江苏民歌《孟姜女》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重点在听觉上感受音乐的区别,在音乐的主题旋律上充分的进行对比,从中初步认识民歌的变异性。进而理解民歌是不借助手写出记谱方法,是劳动人民自发创作并口耳相传,是不体现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4、听民歌《王大娘钉缸》和创作歌曲《好汉歌》,仔细对比这两首歌的关系,进行学习过程的拓展与探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

  ①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

  ②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

  5、聆听民歌《沂蒙山小调》从而感受音乐要素(音色、节奏、速度、力度)在音乐中的作用,演唱者的再度创作所起的情感力量并通过学习,初步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即“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式。以江苏民歌《孟姜女》和初中学过的《长城谣》两首歌曲作为知识的巩固点。尤其是选择了《长城谣》这首创作歌曲为代表来讲解,使学生的知识进行了延伸和开阔。

  6、聆听了四首中国民歌(蒙古、新疆、海南、江苏等中国东、西、南、北四大块地区为代表)后,让学生一起来探讨一个主题:民歌与语言的关系。

  7、通过学习本课后,在学生中进行对民歌的探讨、总结。可以进行拓展性的思维。

  8、在时间允许情况下,趁着学生热情和为了加深学生对民歌认识的巩固,让学生继续欣赏几首中原韵味的民歌。

  9、以音乐教育家柯伊达的名言来结本课:

  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惟有从我们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

醇厚的中原韵课件

  一、 学习目标

  (一)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与地方风格。

  (二)探究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对比鉴赏《孟姜女哭长城》与《孟姜女》,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三)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认识民歌民歌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感受体味中原民歌的音乐风格,了解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难点: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手法:“鱼咬尾”和“起承转合”,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三、教学内容

  《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好汉歌》

  四、教学资源

  (一)人音社现有配套音像资源及教材资源。

  (二)网上资源:直接搜索山东、河南、河北民歌。

  http://www.ndcnc.gov.cn/libpage/zgyy/index.htm

  河南民歌 赶嫁妆(河南民歌).Wma

  http://66.mmjq.com/xo/6621_100/0425/16.Wma

  锡剧 十二月春调

  http://www.ximiok.com/UpLoadFile/2006327144070993.wma

  黄梅戏 十二月调

  http://www.ximiok.com/UpLoadFile/200713132533481.wma

  (三)教师能亲自演唱的中原名歌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

  (四)学生能唱的、家里有的中原地区民歌资源。

  (五)家长会唱的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民歌。

  五、教学方法与指导策略

  (一)教学方法

  用好课后的拓展与研究题目,明白课后题的意图,让其为教学有效服务。重视学生的体验,通过演唱、聆听、表演等活动体验音乐,扩大曲目的积累,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探究,增强理性分析与研究音乐的能力。

  (二)学习指导策略

  1.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进行即兴的尝试,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超越谱面以外的、满足自我的方式进行即兴创造和表演的活动,享受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以外的成功感与愉悦。同时将有关的音乐基本文化知识、内容融进音乐活动之中,让学生轻松地学习。

  2.民歌与流行音乐结合欣赏,把握时代脉搏,激发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播放《好汉歌》音像,电脑打出课题《醇厚的中原韵》

 

 

聆听《好汉歌》

 

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自然地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播放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引导学生将其旋律与《好汉歌》对比从中发现什么?

 

聆听―对比―分析-试找出《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在旋律上的联系:《好汉歌》旋律取材于《王大娘钉缸》

 

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认识专业创作歌曲与民歌之间的关系.民歌乃是作曲家创作源泉之一。

 

 

 

 

 

 

 

 

 

1、播放《孟姜女哭长城》,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每句结束音。

 

2、播放《孟姜女》引导学生找出其与《孟姜女哭长城》之间的联系

 

1、看乐谱聆听音乐,说出歌曲每句结尾音:商-徵-羽-徵.

 

2、聆听、对比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歌曲旋律是在江苏民歌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流连婉转绵延不绝.)

 

1、了解歌曲创作方法:起、承、转、合。

 

2、初步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教学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1、播放《沂蒙山小调》引导学生观察每句旋律头尾的特征。

 

2、启发学生用鱼咬尾的民歌创作方法试着创作一首短曲.

 

3、分别播放(1)王世慧、(2)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1、看乐谱聆听音乐(每句的第一个音恰好是前一句的最后一个音)

 

2、分组讨论、创作

 

3、对比聆听,说出二人演唱风格的异同:(1)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很浓,采用方言、按小调的四四拍演唱。(2)按四三拍变体演唱,速度有所变化,处理的比较细腻,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1、了解鱼咬尾的民歌创作方法.

 

2、掌握鱼咬尾的民歌创作方法.

 

3、通过对比聆听《沂蒙山小调》两种不同风格的演唱,进一步体味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

 

七、教学评价设计

  (一)建议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率与积极性,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强度。

  (二)可利用课后3、5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情况。如何选与侧重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音乐能力灵活选择。

高中音乐鉴赏课件锦集

https://m.shkuanshun.cn/jiaoyuzixun/13670/

推荐访问:高中音乐鉴赏目录 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本类排行 本类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