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及答案

时间:2019-05-01  来源:高一  阅读:

【导语】人生要敢于理解挑战,经受得起挑战的人才能够领悟人生非凡的真谛,才能够实现自我无限的超越,才能够创造魅力永恒的价值。以下是本站高一频道为你整理的《高一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

  【一】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谱漫说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祭祖的习俗,而祭祖的习俗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感激先人的情怀;然而对于每个家族来说,那么多从未谋面的先人是如何被纳入到祭奠和追怀的对象中的呢?这就要归功于家谱了。

  家谱是记载一个家族血缘关系发展的过程,同时也重点记录家族里面重要人物的事迹的家族历史文献,又被称为族谱、宗谱等。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地区,家谱的形式并不相同。在北方,家谱又叫“谱单”,以图表的形式简明、清晰地记录家族血缘发展过程,还可供后人悬挂供奉。南方的家谱则要详细得多,除了家族血缘世系发展图外,还有序言、凡例、家训族规、族产、坟茔、契约等与家族生活关系密切的内容。这些内容被装订成册,存放在祠堂里面,因此家谱又被称作“谱书”。谱单和谱书就是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的文字家谱的两个主要种类了。

  关于家谱的起源时间目前尚无统一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还曾有口承家谱、结绳家谱等。到了魏晋时期,中国的家谱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当时,由国家设立谱局、选取谱官统一进行家谱的编纂工作,并与九品中正选官制度相配合,共同维系世家大族的贵族地位。宋明以后,家谱沉降到庶民社会,开始成为庶民家族“尊祖、敬宗、收族”的文献依据。此后,“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家谱的体例也不断得到完善,并形成了连续不断的民间修谱传统。

  中国传统家谱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可分为4大部分:一是谱序。谱序多由家族名人或族外名人撰写,主要包括此次修谱缘起与目的、修谱经过、家族历史渊源、迁徙经过及谱学理论等,目的是宣扬祖先功德,使子孙敬祖向善。二是凡例。凡例是家族思想的总括性表述,规定了家谱纂修的基本内容与首要原则,可以说是家谱纂修活动的纲领性文字。三是家族世系。世系是家谱的核心部分,也是家谱中分量最重的部分。传统的世系记载方法提出家谱要重点记载上至高祖,下至玄孙五服以内族人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是指家族排行、父祖何人、婚姻情况、官爵情况、生卒情况等。在始祖方面,家谱通常会以古代名人或传说人物为始祖,例如姜姓家谱认为炎帝是姜氏的始祖,并会在家谱里面记载炎帝的历史传说。四是重要家族文献。主要包括家训族规、田产契约、祠堂坟茔、诗文传记等。以上便是家谱的主要内容,由于各地风俗不同,各个家族情况不一,家谱的内容方面也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为什么家谱在传统社会中得到这样的重视呢?这与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传统习俗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都知道,魏晋以来,国家选官、个人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致使人们开始重视记载家族郡望、源流及世系,所以家谱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宋明以后,随着国家选官体制的改变,家谱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渐渐消失,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也被打破,民间私修家谱的风气开始逐渐盛行,家谱成为传统宗族组织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宗族民俗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发挥着延传家族历史、服务现实生活的多重功用。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对“家谱”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家谱又被称为族谱、宗谱等,它的存在使得许多家族在祭祖时能够祭奠和追怀那些从未谋面的先人。

  B.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文献,其最主要的内容是记载家族血缘关系发展的过程及家族里面重要人物的事迹。

  C.虽然家谱的起源时间目前没有定论,但家谱与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传统习俗关系密切却是不争的事实。

  D.家谱在中国北方通常叫作“谱单”,在南方通常称为“谱书”,谱单和谱书是我国家谱的两个主要种类。

  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谱书的内容较为详细,主要包括序言、凡例、家训族规、族产、坟茔、契约等与家族生活关系密切的内容。

  B.中国传统家谱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可分为4大部分:一是谱序,二是凡例,三是家族世系,四是重要家族文献。

  C.家谱内容的组成形式不仅有南北差别,而且由于各地风俗、家族情况不一,家谱的内容组成还呈现多样化。

  D.宋明以后,家谱在宗族民俗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起着加强宗族内部管理、延传家族历史等多重作用。

  3.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家谱记录了一个家族繁衍发展的历史,为后人“尊祖、敬宗、收族”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

  B.“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家谱就是一个家族发展的历史资料,对研究中国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C.魏晋时期,由于国家主要实行九品中正选官制度,所以家谱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维系世家大族的贵族地位。

  D.中国传统的家谱都记录了家训族规、田产契约、祠堂坟茔、诗文传记等重要家族文献,延传家族历史。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间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然失利。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已,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节选自《宋史•杨业传》)

  4.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素:平日

  B.间至雁门北口间:道路中间

  C.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判:兼管

  D.身被数十创被:受

  5.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

  B.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

  C.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

  D.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业20岁时成为刘崇属下,骁勇善战,为先保卫指挥使,后又多次升迁,百姓称他为“无敌”。

  B.太宗认为杨业在边防事务方面有经验,升任他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恰逢契丹入侵雁门关,杨业率军大败契丹军。

  C.杨业认为辽*队士气旺盛,不能同他们交战,但监军王侁认为杨业有其他的意图,杨业为表明清白决定首先出战。。

  D.潘美与王侁带领部下士兵在陈家谷口排好阵式,从寅时守到巳时,之后王侁派人打探消息,听说杨业兵败,立即指挥军队退却。

  7.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5分)

  x_k_b_1

  (2)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臣所迫,致王师败绩。(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春归唐庚①

  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小市花间合,孤城②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③,江色带新年。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注释】:①唐庚,北宋诗人。宋徽宗年间,被贬逐惠州。②孤城,指诗人被贬之地惠州城,当时商业繁盛之地;小市,指当地经营鱼、盐、酒、茶的集市。③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

  8.本诗颔联中的“合”、“圆”二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名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合”、“斜”二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通过比较简要分析“合”、“圆”二字的妙处。(5分)

  9.本诗“景”与“情”的关系有何特点?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6分)

  (三)古代诗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离*》中表现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母亲的来信

  (苏联)克拉夫琴科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每封信的结尾也没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惟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尽写些鸡毛蒜皮,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佐恩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间的人*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文卡自然是知道的。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1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江苏文艺出版社《微型小说选》,有删节)

  1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篇幅虽短,却意蕴深刻,“来信”平中见奇,感人至深,将“母亲”的爱子形象,诠释得生动鲜活。

  B.文中穿插文卡路遇熟人的情节,是为了说明母亲生活的艰难,而寒暄工资和生活情况,则是为了说明文卡处境的窘迫。

  C.小说的焦点是母亲在信中,夹杂的三卢布纸币。这个情节的设置将一个母亲光芒四射的母爱光辉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D.文卡支出项目只剩下10卢布,为了不让母亲担忧,毅然决定推迟到下次领工资时一并寄给母亲。

  E.母亲的信件的内容竟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表明他与儿子之间实在无话可说。

  12文中用大量篇幅刻画了两处细节,一是母亲来信的内容,一是文卡的各项开支,这两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7分)

  13“信”作为本文的线索,也是*感情的载体,是从看信角度简要分析文卡的情感变化并说明原因。(7分)

  14本文以小见大意蕴深刻,展示了母爱的光辉,结合文中内容及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3分)

  ①“出国绕一圈,‘山寨’变。”从事海外代购4年的徐晓对某些代购店这种“以假充真”的行为________,但又无可奈何。

  ②在云南地震灾区采访,碰到巧家县安监局职工刘诗明,他正脚裹纱布,为灾民分发救援物资。休息时他乐呵呵地向笔者说:“与灾民的利益相比,这点伤病________。”

  ③有网友说“你再优秀也会有人对你________,你再不堪也会有人对你青睐有加”,所以不妨拨开世间纷纭,做好自己。

  A.不屑一顾不足挂齿嗤之以鼻

  B.嗤之以鼻不足挂齿不屑一顾

  C.不足挂齿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D.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不足挂齿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各煤炭生产企业都要尽快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坚决避免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不再发生。

  B.大学招生所采取的“择优录取”原则有利于鼓励青年刻苦学习,努力上进,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公平竞争的好风气。

  C.鲸的“歌声”能表达很复杂的意思,但远不能与人的语言相提并论,因为鲸的“歌声”里没有能够代表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的名词。

  D.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7依次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我们周游在后现代的工业城市,难觅经典永恒的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

  ②那它一定是逃离了都会

  ③因为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

  ④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令人一见倾心的乡愁

  ⑤偷偷生长在被现代人遗忘的高山之巅的乡舍与内陆深处的村庄

  A.④②⑤③①B.①④⑤②③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④⑤③

  18请根据下面的例句,仿写句子。(9分)

  大海像一位伟大的歌手,演唱着一首首美妙的歌曲。

  大海像一位卓越的画家,描绘着一幅幅瑰丽的画卷。

  大海想一个无边的摇篮养育着一个个可爱的生命。

  答:

  五、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环卫工人陈阿姨打扫卫生,遭到在旁健身器材上做仰卧起坐的一位大妈的辱骂,骂陈阿姨影响她锻炼。其他市民赶紧劝阻,陈阿姨没还嘴,用扫帚将健身器材下的树叶扫走。她的举动激怒了大妈,她夺过陈阿姨手中的扫帚,用脚踩断,并用力向陈阿姨敲去。陈阿姨跑开,大妈追赶时被其他市民拦下,但她竟拨110称“农民工打人”,彻底看不下去的市民直接把她团团围住,等待给警方作证。在警方和目击市民的劝说下,大妈承认了错误,并给了陈阿姨3000元的赔偿金。这件事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有人为陈阿姨点赞,有人为目击市民点赞,也有人为大妈点赞。

  对于以上三类人,你更倾向为谁点赞?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1.D

  2.A

  3.D

  解析:

  1.解析:D项,以偏概全,原文是说“谱单和谱书就是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的文字家谱的两个主要种类了”。

  2.解析:A项,表述有误,原文说的是“除了家族血缘世系发展图外,还有……的内容”。

  3.解析:D项,以偏概全,从原文中的“由于各地风俗不同,各个家族情况不一,家谱的内容方面也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可知,并非所有的家谱“都记录了家训族规、田产契约、祠堂坟茔、诗文传记等重要家族文献”。

  4.B5.C6.D

  7(1)不久,宋太宗下诏书,要将云、应、寰、朔四州的居民迁往内地,命令潘美等人率领部下的军队护送这些居民。

  (2)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我本来指望可以讨伐敌人、保卫边疆来报答皇恩,谁知却被*臣逼迫出兵,致使军队遭受惨败。

  4间,从小路走

  6.王侁使人登台望之,以为契丹已败,欲争其功,领兵离去。

  【参考译文】

  杨业是并州太原人。父亲杨信,担任后汉麟州刺史。杨业少年时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喜欢仗义行侠,善于骑马射箭,喜爱打猎。每次打猎,所得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杨业曾对他的同伴说:“我以后当将军领兵打仗,也会像(打猎时)用鹰犬去追逐野鸡和兔子一样。”他青年时代奉事北汉皇帝刘崇,但任保卫指挥使,并凭勇猛矫健而闻名。经过多次提升以后,出任北汉建雄军节度使。在战争中多次立功,所到的地方每战必胜,北汉人都称他为“杨无敌”。

  宋太宗亲征北汉至太原,平日早就听说杨业的名声,曾经想出重金收买他。不久,太原城在宋军的包围下已成了一座孤城,形势危在旦夕,杨业劝北汉主刘继元主动投降,以保全太原城中百姓的生命。刘继元投降后,宋太宗派遣宫中的使者召见杨业,十分高兴,让杨业担任右领军卫大将军。(出征北汉的)大军凯旋后,又加授杨业郑州刺史之职。宋太宗认为杨业在边防事务方面富有经验,又升任他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正当契丹军队侵入雁门关,杨业率领部下数千骑兵从代州北面的西陉寨出发,从小路赶到雁门关的北口,由北向南从契丹军队的背后发动攻击,将契丹军队打得一败涂地。因立有战功,杨业被升为云州观察使,仍兼管郑州、代州之事。从此,契丹军队一看见杨业的军旗,就立即退兵逃走。

  雍熙三年(986),宋朝军队开始了对契丹的大举征伐,任命忠武军节度使潘美担任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令杨业为潘美的副手,然而打了败仗。不久,宋太宗下诏书,要将云、应、寰、朔四州的居民迁往内地,命令潘美等人率领部下的军队护送这些居民。这时,契丹皇太后萧氏与她的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一起率领十几万军队重新攻陷寰州。杨业对潘美等人说:“现在辽*队正处在士气最旺盛的时候,不能同他们交战。”然而,监军王侁说:“您一向被人称为‘杨无敌’,现在遇到敌人却逗留徘徊不与交战,莫非您还有其他的意图吗?”杨业说:“我并非贪生怕死,只因为现在时机对我方不利,白白牺牲士兵而不能立功。(既然)现在您拿不愿牺牲来责备我,那我就当在你们之前先出战。”

  临出兵前,杨业流着眼泪对潘美说:“这次出兵必定失败。”于是,杨业指着(代州西北的)陈家谷口说:“请各位将军在这里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分成左右两翼准备支援。等我战败退到这里时,你们就用伏兵从左右两边夹击敌军救援我。不然的话,只怕我会全军覆灭,不剩一人了!”潘美就与王侁带领部下士兵在陈家谷口排好阵式。从寅时一直守到巳时,王侁派人登台了望前面战场,以为契丹军队被杨业打败逃走,就想与杨业争功,马上带领军队离开陈家谷口。潘美不能阻挡,于是他(带领军队)沿着交河向西南前进了二十里。不久,听到了杨业兵败的消息,潘美立即指挥军队退却。杨业奋力战斗,从中午一直*傍晚,最终到达谷口,望见无军队接应,捶胸大痛,只好又率领军士死战,身上受伤达几十处,士兵们也几乎全部战死,杨业还亲手斩杀了百十来个敌人。后来因为战马受了重伤,无法前进,于是被契丹军队俘虏。他的儿子杨延玉也在这次战斗中牺牲。杨业于是仰天长叹道:“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我本来指望可以讨伐敌人、保卫边疆来报答皇恩,谁知却被*臣逼迫出兵,致使军队遭惨败,我还有什么脸面活下来呢!”于是绝食三天而死。

  8.颔联中的“合”“圆”二字均有“围绕”“环绕”之意,形象生动的描绘出惠州集市上繁花似锦、花团锦簇,城郭边绿柳环绕的景象;一改孟浩然诗中那种清新、淡雅,突出了此时的惠州虽当新年乍到、寒食未至,但已经春光大盛的灿烂景象。

  9.本诗运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用明丽、灿烂春色反衬自己被贬谪的哀愁。诗歌开篇就描绘了东风浩荡,铺天盖地而来;遍地皆绿,花繁叶茂,一派春意盎然;结尾却急转直下,借用拟人手法,托出诗人愁绪袭来难以招架,只好借酒浇愁的形象,愁情之重可见一斑,强化了抒情效果。

  10(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3)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11AC

  12①对母亲来信内容不加修饰地铺叙,将这个唠叨、期待却对儿子付出无微不至关爱的母亲形象刻画得生动形象;②详写文卡的各项开支,把文卡对待母亲时的敷衍、自私的心理表现得真实彻底;③两处细节描写形成强烈对比,并为出人意料的结局作足了铺垫。

  13①初来城里时,文卡焦急地等待母亲来信,“贪婪”地读着来信;半年后,没精打采地拆信、露出“讥诮的冷笑”和轻蔑的神情;后来,看过就扔,并且不给回信;②母亲信的重复、单调(表面原因);文卡对母亲缺乏了解、关爱(深层原因)。

  14“小”表现在故事发生的地点小:宿舍;人物身份低微:一名普通的青年工人;故事情节简单:收到母亲的普通信件。“大”表现在它在小人物、小事身上真实地展示了母亲对子女的博爱胸怀,在信中唠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热切盼望儿子回信的口吻,思念儿子而留下的热泪等,虽平凡普通但博达厚重的亲情得以限度地流露。

  解析11B项最后一句错;D项文卡推迟寄钱是怕村里人笑话;E项母亲的唠叨平凡而普通,写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是为了表明她对儿子习以为常的依恋。

  15B

  解析:

  嗤之以鼻:用鼻子吭气,表示看不起,语意重。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可表示自谦。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看而不看。

  16C

  解析:

  (A语义重复,删去“不再”,或将“不再”改为“再度”;B句式杂糅,删去“的好风气”;D项缺主语,删去“由于”)

  17A

  作文

  试题中的任务型指令非常具体明确,要求考生选出要点赞的一方来组织成文。以下为参考理由:

  ①为陈阿姨点赞:可以从她对工作尽职尽责、隐忍的性格等方面来写。

  ②为目击市民点赞:可以从他们敢于维护正义,给社会正能量等方面来写。

  ③为大妈点赞:可以从其知错就改方面来写。

  【二】

  一、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7分)洪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7分)

  (1)千呼万唤始出来,。(白居易《琵琶行》)

  (2),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庄生晓梦迷蝴蝶,。(李商隐《锦瑟》)

  (4),无复鸡人报晓筹。(李商隐《马嵬》其二)

  (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贾谊《过秦论》)

  (6)转而攻秦,,,天下云集响应。(贾谊《过秦论》)

  (7),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二)文言文阅读(21分)

  甲、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4题。

  师说(节选)

  韩愈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句读之不知

  D、则群聚而笑之官盛则近谀

  3、选出加点词与例句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

  例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______________。

  乙: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节选)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予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仆道不笃笃:专、深厚

  B、因抗颜而为师抗颜:指态度严正不屈

  C、况敢为吾子师乎吾子:我的孩子

  D、被南越中数州被:覆盖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宗元在这封回信中,赞扬韩愈“奋不顾流俗”,“抗颜面为师”的精神,而自己“仆道不笃,业甚浅近”,“未见可师者”,即自身条件很差,够不上资格当老师。

  B、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例证的论证方法,论述了唐王朝师道衰落的社会现象。

  C、韩愈的《师说》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都批判了“不事师”且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行文上也都有论述严谨,说理透彻的特征。

  D、内容上韩文侧重论述从师的必要性,而柳文侧重讽刺批判“不事师”的社会风气。

  风格上上韩文文字朴实,气势沉雄;而柳文冷峭尖刻,锋芒毕露。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3分)

  译:______________。

  ②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8.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泊江州

  陶安

  江云绀绿夕阳边,江水空明海气连。

  一点远帆如白鸟,数声急鼓隔苍烟。

  浔阳九派疑无地,庐阜千峰直造天。

  清夜开樽酹司马,琵琶亭下月当船。

  注释:江州:今江西九江。陶安:元末明初诗人。

  (1)这首诗描写了江州哪些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2)简析最后一联诗人如何表达情感。(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21分)洪培欣语文

  (一)文学名著阅读(15分)洪

  9、填空题(5分):

  (1)《红楼梦》下列回目中的第一个字很好地概括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请补充完整。

  湘云醉眠芍药茵香菱情解石榴裙

  平儿情掩虾须镯紫鹃情辞试莽玉

  (2)在《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黛玉、湘云触景生情,感怀身世,到凹晶馆赏月联句。湘云出了上联“寒塘渡鹤影”,黛玉对了下联“,让湘云拍手称赞。

  10、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黛玉见香菱爱读陆放翁的诗,便告诉她,若真心要学,要先熟读《王摩诘全集》,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然后再看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四十八回)

  B、宝玉生日,妙玉送来生日贺笺,宝玉不敢贸然回复,本想去问黛玉,却遇到与妙玉做过十年的邻居且有半师之缘的香菱。香菱给他出主意:妙玉赞赏诗句“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故回帖署名“槛外人”才能应她的心意。(六十三回)

  C、初春时节,万物更新,黛玉写了《桃花行》,宝玉看见诗中一句“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知道是潇湘子的稿子,痴痴呆呆,竟要滚下泪来。大家议定:重新起社,便改“海棠社”为“桃花社”,黛玉为社主。(七十回)

  D、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说了晴雯的坏话,说她妖妖调调,大不成个体统。王夫人生怕宝玉被带坏,唤来晴雯盘问。晴雯因连日不自在,并没十分妆饰,大有春睡捧心之态。王夫人怒火攻心,斥责晴雯,并说明儿回了老太太再撵她。(七十四回)

  E、晴雯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却仍被王夫人赶出大观园。宝玉不敢违抗母亲的命令,只能晚上找了个机会央求老婆子偷偷带他到晴雯家看望。他见晴雯病势加重,枯瘦如柴,心疼不已。最后晴雯将自己贴身穿的旧红绫袄和宝玉的袄儿交换了,宝玉方悲痛离去。(七十七回)

  11、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红楼梦》中宝钗与黛玉“金兰契互剖金兰语”的故事。

  (2)说着,就用包袱包了,叫了一个嬷嬷送出去,说:“赶天亮就有才好,千万别给老太太、太太知道。”婆子去了半日,仍就拿回来,说:“不但织补匠,能干裁缝、绣匠并做女工的,问了,都不认的这是什么,都不敢揽。”(《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上文中要织补的是什么?请简述相关故事。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2、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覵①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②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孟子•滕文公上》

  注解:①成覵:齐国勇士。②公明仪:曾参*。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这一章的内容,滕文公与孟子见面两次,有两次交谈。

  B.孟子认为,像滕国这样五十里见方的国家,如果可以推广善心,实行仁政,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好国家。

  C.孟子自知说理已很难说服滕文公,于是改而举了三个例子来力劝滕文公。

  D.引用《尚书》的话,孟子是想要劝诫滕文公,治理国家要下猛药,用猛力,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2)孟子第二次见到滕文公时说“道一而已矣”,意思是道理就这一个而已。简要谈谈孟子所说的“道”的具体内容。(3分)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一15题。

  景观意义上的废墟保护

  贺万里

  废墟一般是指历曾经作为人文景观存在过的、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被毁损后的遗迹。废墟主要由两种因素造成:一种是人类的种种作为,如搬迁、战争;一种是自然因素,如地震、洪水、火山爆发。废墟是人类历史延续存在的一个最真实的重要物证。也就是说,废墟是最真实、最生动的历史记忆的表达。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文献去记忆历史,而且可以通过废墟去记忆历史。废墟最真实地显现了我们的历史记忆。

  废墟是我们获得自身文化身份的一个确证,并因此而使我们的生存具有一种充实感。实际上,废墟的存在就是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如果我们说我们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樊城人的后代,却什么废墟遗址都没有,只能到文献故纸堆里找证明,我们的说法就显得苍白无力。当然也可以盖一座漂漂亮亮的新城隍庙,但不能说我们是拥有悠久历史的群落,在几百年前就有某某信仰了等等,因为证明不了。而废墟恰恰是一种具有真正证实这种文化身份、增加文化认同的实物存在。增加了这种文化认同,我们才具有一种充实感。

  废墟具有审美情感凝聚意义上的深刻内涵。也就是说,它对于我们的审美情感,具有其他自然事物无法比拟的深刻意义。人类的情感是可以很轻松的,人们可以看看戏,听听歌;也可以是很丰富的,具有深刻的感时伤逝等等历史内涵的审美情感。这种深刻的审美体验可以从废墟中得到。古代诗文中,让我们觉得最深刻的就是感怀废墟的那些,如南朝鲍照的《芜城赋》,这些诗文把对废墟的感怀和人世沧桑变换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废墟,才可以获得那种感怀伤逝的审美体验。我们可以通过废墟让生命的涵养、审美的体验变得鲜活和丰富。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废墟这种文化遗产,那么我们对待废墟的态度和做出的城市规划就会不同。扬州也曾在前几年整治过运河风光带,最后运河整治好之后,两岸花红柳绿,草坪、坡阜掩映其间……那里成了很人工化的自然风光带。运河是有历史记忆的,但在那里似乎消失了。这在很多城市都存在。

  许多城市在改造过程中,通过拆迁,旧貌换新颜,却让城市历史中断,让城市记忆从一种很鲜活的存在变成苍白的文献。在拆迁中遇到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迹,包括小码头,甚至那些杂乱的民居,如果从景观意义上来规划,就有可能保存下一个城市的某些历史记忆。因此,从景观设计意义上去规划城市废墟的保存,是与一般意义上讲的城市规划不同的。

  (摘自《艺术百家》2009年第4期,有改动)

  13.下列对文中信息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废墟只能让人们了解历史的某个瞬间,而要全面了解真实的历史,人们只有通过阅读历史文献才能实现。

  B.人们对废墟的价值认识不清,认识不够,其实是造成当今城市发展之中导致大量废墟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C.《芜城赋》之所以比其他的许多诗文更容易让人获得感怀伤逝的审美体验。是因为文中写了对废墟的感触。

  D.如今,人们在规划城市时都会有意识地保护一些古建筑、古遗址,这说明人们开始对废墟的价值有所认识。

  E.从保护义化遗产的角度看,扬州市把运河两岸整治成了很人工化的自然风光带,其实就是对历史文化的破坏。

  14.文中“这在很多城市都存在”一句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4分)

  15.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废墟”的理解并概括废墟的作用。(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0分)1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这次民主选举中层干部,本来他很有希望当选,但是由于他关键时刻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B.这场激烈的绿茵大战,双方激战90分钟,终以2比2战平,两支欧洲劲旅缔结城下之盟。

  C.“安史之乱”造成了社会满目疮痍、人民生灵涂炭的局面,杜甫一家*辗转流离,漂泊西南。

  D.《红楼梦》续书不少,但大多是狗尾续貂之作,其艺术成就与原著不可相提并论。

  17、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2分)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积极*,终于化成了蝴蝶。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蝴蝶很怀念曾经是庄周的日子。

  答:

  18、根据下面图画的寓意,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1)阅读一、二幅漫画,设想:已经是深夜,你(中国人)的邻居还在练琴,吵得你无法入睡,最后你实在忍无可忍,敲响了邻居的门,你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6个字)说:“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字)

  (2)阅读第三、四两幅漫画,设想: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企业陷入亏损的困境,在对待员工方面,中国企业首先想到的方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6个字)德国企业更倾向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6个字)

  五、写作(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人生有“四气”,奋发向上、百折不回的志气,铁面无私、令人敬畏的正气,披荆斩棘、舍生取义的勇气,求新、求好、能做善做的才气。

  人生有顺境,有逆境。顺境时,不要忘了居安思危;逆境时,不要忘了自强不息。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实际,以“人生的关键”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

  1、(1)犹抱琵琶半遮面(2)别有幽愁暗恨生(3)望帝春心托杜鹃

  (4)空闻虎旅传宵柝(5)士不敢弯弓而报怨(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2、D(A、复指“古之圣人”,他们\表猜测,大概B、主谓之间,取消句独立性\提宾标志;C、名词\动词)

  3、C(例句“耻”是意动用法,C“归”是使动用法)

  4、巫医、乐师以及各种工匠这些人,士大夫们是不屑提起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竟然反而赶不上他们,这真是很奇怪的事呀!(“不齿”1分,“乃”1分,感叹句式1分)(3分)

  5、C(吾子:对人表示亲热的称呼)

  6、A(这不过是谦虚之辞,并不是他拒绝“欲相师”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他“不敢为人师”。)

  7、①虽然常常喜欢发表一些言论,写一些文章,但很不自信。(为,是:意动用法、认为……正确,句意各一分)

  ②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什么过错吗?狂咬乱叫的只是那些狗罢了。(岂、顾、句意各一分)

  8、(1)诗中描写了江州傍晚的景物。(1分)绀绿的江云围绕在夕阳的倒影旁,江水空阔明亮,与水上的雾气相连。远处一只帆船,黄昏的急鼓声在青霭中传过来。江州支流众多,水面广阔,而远处的庐山的山峰直插云霄。(1分)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江州美景的赞美,又有人在旅途的淡淡的离愁。(1分)

  (2)运用典故。(1分)在清夜在浔阳江头,诗人想起了白居易的《琵琶行》,酾酒祭奠,(1分)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的凭吊和同情。(1分)

  9、(1)憨、呆、俏、慧(2)冷月葬诗魂

  10、B、E(B、碰见的是岫烟,岫烟建议宝玉回帖署名“槛内人”。E、还将左手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铰下一起交给宝玉。)

  11、(1)秋节时分,黛玉嗽疾复发。(1分)宝钗前来探望,告诉她可用燕窝粥食补。(1分)黛玉自觉平日多心而错怪宝钗,并感叹自身无依无靠讨人嫌。(1分)宝钗戏说将来不过多费一副嫁妆,并说两人算是同病相怜。(1分)宝钗许诺送燕窝来,黛玉表示感谢。(1分)

  (2)雀金裘。(1分)宝玉为舅舅庆寿,贾母给了宝玉一件俄罗斯的孔雀毛做的氅衣,宝玉穿时不小心烧了个洞,(1分)因为第二天非得穿而又没有织补匠能补。(1分)晴雯夜里受寒伤风,身上烧得烫人,强撑着身子把氅衣补好。(1分)宝玉喜不自禁,晴雯却因劳累过度,晕了过去。(1分)

  12、(1)C(举例例证是孟子常用的论证方法,也是一种说理方法,并非说理难以服人。)

  (2)孟子所说的“道”,包含了“道性善”与“称尧舜”两个方面。(1分)首先他认为人性本善,具备仁义是人天生的禀赋。(1分)同时推广善心,实行仁政,以尧舜的“王道”治国。这样就能治理好一个国家,成就一番事业。(1分)

  13.A、D(A无中生有,“废墟只能让人们了解历史的某个瞬间”文中无此信息,且“只有通过阅读历史文献才能实现”的说法绝对化;D曲解原意,“人们开始对废墟的价值有所认识”说法错误,人们对废墟的价值认识早就开始,只是不够重视)

  14.①人们不了解废墟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作用;(2分)

  ②在城市建设当中对废墟不加以重视,甚至出现随意损毁、改造废墟的做法。(2分)

  15.理解:①废墟一般指以前的人文景观在长期的历史变迁过程中遭到毁损之后被保存下来的遗迹。②废墟是使我们的生存具有一种充实感的客观存在,也是我们获得自身文化身份的实物存在。③废墟是一种对于人类的审美情感,具有其他自然事物所无法比拟的深刻意义的文化遗产。(每小点1分,3分)

  作用①废墟能最真实地显现我们的历史记忆;②废墟能增加人们对文化的认同;③废墟能涵养生命,让人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④废墟能让历史记忆延续。(每小点1分,3分,意思对即可)

  16、D(A“不负众望”指不辜负众人的期望,与语境完全相反。B“城下之盟”指因失去抵抗能力*签订的屈辱性条约,与句意不一致。C“生灵涂炭”指人民像陷在泥潭、掉在火里那样痛苦,“生灵”与“人民”重复。D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该词多指文学作品。)

  17、寓意:没得到的总比已有的好,拥有了又怀念失去的。(意思对即可)

  18、(5分)(1)你微笑着(1分)说:“我也睡不着,来听您弹琴。”(2分)(意思对即可)

  (2)减薪(集体力量)裁员(个人力量)(各1分)

  19、参照2010年福建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二十一日,宗元告白:承蒙您屈辱地来信想拜我为师,我的道德修养不够深厚,学业也非常浅近,检点其中,没有值得别人师法的地方。虽然常常好发表一些言论,写一些文章,但很不自信。想不到您从京师来到这蛮夷之地,我有幸被您认为可以取法。我自己估量自己,实在并无可取之处,也不敢当别人的老师,当一般人众的老师我尚且不敢,何况是当您的老师呢?

  孟子曾经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不去拜老师。当今之世,便不曾听说有谁要作别人的老师,有这种想法,人们便总是七嘴八舌地嘲笑他,认为他是个狂人。只有韩愈不顾流俗,顶着世俗的嘲笑和侮辱,收召后辈学生,还写了《师说》这篇文章,并态度端正地做别人的老师。世俗之人果然群聚而以为怪事,纷纷咒骂,添油加醋地污蔑诽谤。韩愈因此而得到了“狂”的名声,居住在长安城中,连饭都来不及做熟,便急切地避开别人的诽谤而东去任洛阳令了,象这样的情形,已经发生不止一次了。

  屈原曾经作赋说:“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我过去听说庸和蜀地以南的地区,经常下雨,很少见到太阳,太阳一出来,狗便狂叫不止,我当时认为这样说有点过份了。六七年前,我被贬来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有幸赶上大雪越过五岭,覆盖了南越中的好几个州。这几个州中的狗,都仓皇地狂叫着乱咬乱跑,好几天都是这样,一直到雪消完后才不叫,这样我才知道以前听说的蜀犬吠日的事是真的。现在韩愈既然把自己当成蜀地的太阳,而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这样想难道不是令人难堪吗?不仅我会感到难堪,您也会受到连累。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什么过错吗?狂咬乱叫的只是那些狗罢了。您揣度一下今天天下的人能不(象蜀地的狗那样)乱咬乱叫的能有几个人?而谁又敢于在众人面前显露自己(标新立异),而招惹来喧闹,叫人怒怪呢(而招来嘲弄和侮辱)?

高一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及答案

https://m.shkuanshun.cn/gaozhong/41578/

推荐访问:高一语文必修三月考试卷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本类排行 本类最新